郑国霖:修复保护百年大巴刹 社区民众参与很重要
(太平9日讯)太平国会议员郑国霖指出,太平百年大巴刹建筑物获保留及将修复,除了保存太平古迹遗产,更希望提醒民众尤其太平人,对大巴刹的感情以及其重要价值,以便一起努力维护古迹历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强调,太平是古迹旅游城市,大巴刹更是太平重要地标,因此,修复大巴刹的全盘计划,任务并不简单。
他呼吁全体太平人一起努力,扮演积极与共同角色,参与修复大巴刹过程中的一切工作,让修复大巴刹的计划更显得有意义。

他补充,大巴刹在多年前的前朝时期,酝酿被搬迁及改建成艺术坊,新政府上台后,除了保留大巴刹及让小贩继续营业,更斥资900万令吉修复大巴刹,保存为历史建筑物。
郑国霖今日在太平巴刹不夜天公市Siang Malam前,出席主持“画话巴刹Lukis Siang Malam”画展与分享会开幕礼上,受邀致词时发表谈话。
活动由太平古迹协会主办,获UCSI大学建筑系与大马乡土测绘组织Vernadoc协助,展出数十幅由工作营学员作品,以及太平著名画家蔡长妙的作品。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部长的特别事务官兼十八丁州选区协调员蔡依霖受邀致词说,历史古迹如老巴刹的修复与保存工作,社区民众参与也很重要,而非仅仅只是政府机构及承包商。
她强调,例如巴刹小贩以及广大的太平市民,也应在修复计划的整个过程中,参与及提供意见,这样古迹历史才能永续经营,而小贩及市民也拥有参与感及荣耀感。
仪式上致词者有UCSI大学建筑系讲师张集强及大马乡土测绘组织代表宋康伟等。

太平古迹协会主席叶添荣希望大巴刹修复计划在完成后,除了保存巴刹古式建筑风格面貌,也能改善提升老巴刹的卫生及增加基本设施如公厕,让老巴刹更亮眼及更舒适。
他提到,太平大巴刹建于1884年,是国内最古老的巴刹,吉隆坡的中央巴刹建于1888年,槟城的吉灵万山巴刹则建于1890年。

他说,太平大巴刹保存迄今,且尚在操作中,难能可贵,唯老巴刹建筑物已残旧,幸获得政府拨款900万令吉展开修复,工程将于今年中动工。
他希望大巴刹在修复后,除了可以继续保存下去,也能提升基本设备如建公厕等,提升巴刹的舒适与亮丽。
他说,上个月中,在上述组织的合作下,为数27名来自国内及海外的大学建筑系与绘测系学生拉队到太平,展开为期2周的乡土建档营,并为大巴刹原貌进行各项绘测资料的保护工作,如今展出作品共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