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高手◢ 不到5分钟 完成一双木屐加工
(怡保24日讯)不用5分钟就能完成一双木屐加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1980年代开始接手经营製做与售卖木屐的姚彩玉,虽已年届70,但所谓熟能生巧,从磨滑鞋底到完成一双木屐,她所花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在霹州怡保中央公市经营木屐生意已超过30年的姚彩玉(70岁),她曾在高峰时期时,一天可完成及售卖20至30双木屐。
(本报黄敬疄摄)
她感叹说,如今经营木屐生意的业者可说少之又少,在中央巴刹内也仅剩她一个摊位还在售卖木屐,一天售出的木屐数量并不乐观。
姚彩玉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以前一天可以卖出20至30双的木屐,如今一天可能仅售出一至两双,有时连一双都卖不出。
她披露,其店内的木屐鞋底是从督亚冷处订制,在取得鞋底后,她就会进行加工,如把鞋底磨滑、钉上皮带、为木屐涂上颜色,偶尔会绘上花朵图案等。

“木屐是一门考手艺的行业,对新手来说,可能会担心在钉皮带时,弄伤手指,所以都要很小心处理。”
她披露,现今的时代,穿木屐的人已越来越少,年轻的都选择穿鞋,年长的都担心穿木屐较容易跌倒,因此如今的顾客都是一般的旧客户,很少会有新的客户前来购买木屐。
“虽然已少人购买,但我每天仍然会在店舖内制木屐,若有时间也会为木屐彩色及绘上花朵图案,而有时一些年轻人会前来购买普通的木屐,然后自己画上喜爱的图案。”

姚彩玉说,她是接手其家姑的木屐生意并经营至今,唯由于本身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事业,因此再过1年或2年后,她会选择退休,结束木屐生意。
她说,木屐这行业已渐渐走向夕阳,是属一门需“守”的行业,加上年轻一辈的都对这行业没兴趣,因此应该不会有接班人去接手。
“我现在每天都会在早上8时就会开始营业,下午1时许会关门。”

姚彩玉披露,一般上木屐分2种,一种属“有腰”,一种则属“宽版”。
她说,“有腰”即是木屐的鞋底形状为“8”字形,而“宽版”的木屐鞋底则属椭圆形。
“木屐也有分尺码,如最小号为4号木屐,最大号为9号木屐,而木屐的鞋底高度为2吋高。”
她告知,目前一双普通的木屐售价为9令吉,而已上色的木屐,其售价则较为贵一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