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管制◢流感病患减半 患焦虑症病患增20%-30% | 中国报 Perak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热线
  • 霹雳人 ChinaPress
    sg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行动管制◢流感病患减半 患焦虑症病患增20%-30%

    (怡保30日讯)新冠肺炎(2019冠状病毒疾病)和行动管期令期间里,怡保大多数诊所出现的流行性感冒病人骤减约一半,但患有焦虑症等心理病的人数却略增20%至3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据本报探悉,门诊的流感病人大大减少的原因是,管制令下的留下在家里减少人与人的接触、国人贯彻戴口罩、勤洗手及洗澡的个人卫生手则、保持社交距离等因素,有效切断感染病毒的中介。

    看诊医生等医务人员在非常时期,都会做足防范措施,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看诊医生等医务人员在非常时期,都会做足防范措施,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政府实施的管制令在防疫的同时,也有助减少感染流感的病例,因普遍的流感也可通过防范新冠肺炎的方法来防范。

    而诊所的心理病病人相对增加的原因是管制期市民需留在家里,长时间在家无所事闷得慌及担忧解令后的就业率而产生心理压力。

    另外,怡保大多数诊所的生意也受到管制令的影响,生意额暴跌一半或以上。

    叶承志
    叶承志

    位于昆仑喇叭叶医务所医生叶承志受访时说,在管制期里,求诊的病人已减少许多,一些平时在诊所购买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药物的病人,已转去药剂行购买,因他们下意识的认为诊所是病毒多的高风险区。

    他说,目前仍前来诊所求医的,是患上骨痛热症、喉咙痛、失眠、胃不舒服、焦虑症的病人。

    他说,诊所的焦虑症病例有增加的趋势,比管制令前增加20%至30%之间,他们的症状包括胸口不舒服及呼吸困难等。

    他说,这些病人大多数是因对新冠肺炎的认知不高、分不清相关资讯的真假消息而焦虑,他们甚至不懂防疫方法,所以他会教导这些病人解决的方法,如勤洗手、戴口罩的个人卫生手则,来舒缓病人的心情。

    他认为,欲获得新冠肺炎的资讯,市民应以政府部门如卫生部发出的资讯为准,勿道听途说而混淆自己。

    黄仲贤穿上一次性防护衣、水鞋、戴上头帽及口罩后,才进入隔离病房,以防万一。
    黄仲贤穿上一次性防护衣、水鞋、戴上头帽及口罩后,才进入隔离病房,以防万一。
    钟伟义
    钟伟义

    ■钟伟义(巴占家庭诊所医生)
    现在的生意额少了70%至80%之间,平时一天只有10多名病人而已。由于病人人数已减少,我只好缩短看诊时间,即上午9时至中午12时。

    目前上门的病人都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常客,发现他们当中一个口罩可戴上5至6天的时间后,便教导他们的个人卫生手则。

    我发现我的诊所最近少了感染流行性感冒的病人,相信是管制令奏效的关系,因市民留在家里,减少与人的接触及遵守个人卫生手则,此举可切断感染病毒的几率,再加上,市民在家自己煮饭比较卫生,又可睡饱吃饱提高免疫力,人变得强壮,要生病也不容易。

    ■黄仲贤(法蒂玛医院内科医生)
    管制令后看诊病人已大大减少,因市民会认为医院是高风险的地方,能不来就不来。

    在这里对于发烧的病人,都会要求病人检测新冠肺炎病毒,并有隔离病房处理,以防万一。

    目前,前来我诊所求诊的,大多数以肚疼、普通伤风感冒、呕吐为主。

    ■易沛成(松俊花园易诊所医生)
    诊所生意额受管制令影响,减少了40%至50%。

    目前前来求诊的病人,以皮肤病及神经衰弱等病症居多。他们因新冠肺炎发牢骚,说管制期需一直留在家里无事可做而烦躁。

    对于这些病人,我会劝请他们“要无事找事做”来打发空间时间,可以听音乐、做运动、种花种菜之类的,趁此时期培养嗜好。

    这管制期令人难受,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要改变思想,往好的一面思考。

    雅娜
    雅娜

    ■雅娜(护士)
    护士是防疫的前线人员,虽对疫情感到害怕,可是还是要付起护士的责任服务求诊的市民,所以,会做足防范措施,会勤换口罩及洗手,回家后一定会先洗澡才与2名5岁及7岁孩子和家人亲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