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期需求增却碰上虾源减 十八丁虾米供不应求
独家报导/摄影:林顺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太平8日讯)十八丁虾米在行动管制令期间需求量不减反增,惟,却碰上虾只捕获量骤减,虾源严缺,导致虾米产量骤减约80%,结果无法应付消费者需求,陷入供不应求宭境。
一些面对虾源问题业者者,大叹因此走宝生意减半,一些虾源供应没问题的业者,在管制令期间的生意反增约30%,喜出望外。

虾米是十八丁的特产,鲜虾货源不绝,十八丁逾九成渔民都是捕虾,虾米加工业蓬勃发展,虽然科技化逐渐取代人工化,唯业者仍以传统人工方式生产虾米。
在十八丁及老港渔村,从事虾米加工业者大小规模的有10多家,虾米除了供应太平区,也远销至北马及中马一带,是十八丁的经济命脉之一。
从事制做虾米的能记顺企业东主王绍记受访时透露,今年初至农历新年期间,海上虾量丰盛,渔民捕获量多,惟,到了3月至5月,虾只却出奇骤减,导致捕获量下跌约70%。
他说,渔民过去3天至4天回航,捕获虾只都有500公斤,但如今只剩80公斤,一日式捕捉回航的捕获量,也从200公斤减至40至50公斤,减幅介于60至70%。

王绍记透露,制做虾米的鲜虾共分3种,包括白虾、红虾及小虾,本身是用白虾制做虾米。

他说,在虾源短缺下,虾米的产量跟着减少,过去日产量可达240公斤,在管制期日产量只剩50公斤,有时整天都没虾源生产。
“过去3个月期间,其公司生产虾米只剩20%,80%因无虾源而减产,目前踏入6月,虾源逐渐恢复,唯改善不大,情况恐持续至年尾,尤其南季候风将开始吹起情况不乐观。”

王绍记坦承,虾米制做不多,惟消费者需求乐观,结果供不应求,只能大叹流失财路,生意减少超过50%。
另一名虾米业者受访时透露,虾米属于干粮,可以存放一段时日,在管制期间,民众上巴刹行动受限,结果多购买虾米存放在家备用,使到虾米在过去3个月需求量增加,生意不减反增约30%。
他表示其虾米生产情况如常没大影响,虾米除供本地,也销至北马及中马一带。

十八丁虾米在管制期也搞网卖,反应还不错,为虾米业者开拓疫情困境中的一条新出路。
业者透露,在管制令期间,许多商店无法做生意,生意收入受影响,一些地方商民灵机一动,想到转投网卖生意,纷纷将十八丁的土产及海产加工品放上网售卖,以赚取收入,包括网卖虾米。
业者说,十八丁区大型制做虾米共3家,其生产的虾米也深受欢迎,管制期有不少商民向他采购包装虾米,进行网卖,据知市场反应颇受落。
业者表示,网卖也是一条市场新出路,尤其对十八丁土产及海产加工业,无形中也增加了业者的生意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