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头条】早夜市人潮回来了 熟食业 先回温 | 中国报 Perak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热线
  • 霹雳人 ChinaPress
    sg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霹雳头条】早夜市人潮回来了 熟食业 先回温

    (怡保3日讯)随着早夜市获准开业,人潮已逐渐回流,虽整体生意额仍大不如前,但熟食小贩生意率先回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怡保早夜市小贩在今年6月15日起才获准营业,据《中国报》向多名早夜市负责人瞭解后得悉,对比早前因疫情关係,人心惶惶而低靡的客流量,现今前来购物者人数明显较多,但整体生意额依旧无法恢復至疫情之前的盛况。

    碍于疫情关係,早前人满为患的夜市盛景不再。(档案照片)
    碍于疫情关係,早前人满为患的夜市盛景不再。(档案照片)

    受访者皆向本报告知,在众多摊贩中,以熟食生意最佳,也是最明显感受到生意额回温的一群。

    怡保商业小贩公会主席麦玉财说,一些早前小有名气的小吃生意额几乎都已回到原来的水平,尤其是在8月份允许早夜市摊贩获准“现煮现卖”后,一些生意好的,甚至在晚间约9时许就已售罄。

    怡保商业小贩公会主席麦玉财
    怡保商业小贩公会主席麦玉财

    “但相比下,乾货生意的显得愁云惨雾,那些如鞋子、衣服、厨房用具、日常用品等,生意回温不大,只比早前刚復业时稍微增长一些。”

    他说,在新常态下早夜市的营业模式也有不同,现阶段夜市是以熟食、小吃为主,主攻“閒逛客”市场;而早市则以传统市场为主,即鱼、菜、水果、鸡鸭肉类、乾货及各种日常必需品、主攻“师奶客”。

    他坦言,乾货生意在早市还算勉强有些生意,但在转去夜市后则较惨澹,反观熟食、小吃的生意,无论早市还是夜市都较“吃得开”。

    早市以传统市场为主,即鱼、菜、水果、鸡鸭肉类、乾货及各种日常必需品、主攻“师奶客”。
    早市以传统市场为主,即鱼、菜、水果、鸡鸭肉类、乾货及各种日常必需品、主攻“师奶客”。

    ■黎旺文
    早夜市人潮渐多,但乾货类生意依旧不佳,部分住得较远的外坡小贩乾脆就不来开摊,赚不到钱,但至少也可省回燃油费及管理费。

    由于需遵守标准作业程序,除了垃圾清理费,每次做生意都需额外聘请治安队前来协助,无形中增加营业成本。

    一些较远的乾货小贩在初时试跑几週试水温后,由于营业额不理想,乾脆不来开摊了。

    反观售卖熟食、小吃及饮料的摊贩,几乎每週都会来开摊,他们生意最好,不过也最怕下雨,因食材及食物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现在又逢雨季,经常出现下雨的情况,让原本已生意不佳的摊贩们更是雪上加霜。

    怡保贩商公会会长黎旺文
    怡保贩商公会会长黎旺文

    ■侯园德
    民以食为天,不管经济环境如何,卖吃的摊贩比较有客源保证。

    因疫情关係冲击市场,各行各业都受影响,民众花钱也更小心翼翼。

    虽然人潮慢慢回升,但一些并不是迫切需要的东西,如衣服、厨房用具等等乾货,大家可省则省,并不会刻意去买。

    主要还是熟食、小吃、鱼、菜等日常所需的则生意较好,因不管你有钱没钱,都需要吃饭、所以还能有生意可做。

    早市的话是主要是鱼、菜、水果等日常所需的市场佔优势,但夜市几乎都是小吃、熟食以及饮料摊档。

    另外,一些以巫裔市场为主的早夜市,其实反应还不错,如在9月21日復业的上环18夜市,前来的人潮不俗,有近90个摊贩开档,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摊贩开业。

    近打小商公会会长侯园德
    近打小商公会会长侯园德
    顾客们需在接受体温测量及资料登记后,才获准进入早夜市。
    顾客们需在接受体温测量及资料登记后,才获准进入早夜市。
    在新常态下,顾客及摊贩都需戴着口罩及保持身距下交易。
    在新常态下,顾客及摊贩都需戴着口罩及保持身距下交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