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头条】保世遗名衔 可攻旅游业 救救玲珑谷
(玲珑28日讯)自玲珑谷世遗名衔恐遭递夺消息传开,玲珑居民希望政府倾尽全力保管这个得来不易的名衔,因曾经以烟草辉煌的玲珑,早已不复当年,年轻人纷纷离乡背井,到外谋生,这里更被形容被“老人镇”,居民盼旅游业能成为玲珑经济命脉,也可吸引人口回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40到70年代末期,是玲珑烟业最盛产与发达的时期,并有“小仰光”之称,当时制烟厂有4间之多,其中一间还是香港人前来投资设厂。

当时,整个玲珑县的华裔人口有约4万人,几乎家家户户都跟种植烟草业有关;唯好景不常,土烟价格在80年代开始暴跌,萎靡不振,让许多烟农纷纷改行当胶工或离开玲珑,另觅生计,人口不停外流,如今玲珑多为老人及妇孺。
居民苦等多年,好不容易才在2012年6月30日盼到玲珑谷遗址,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缺乏宣传基建不足
顶着“世遗光环”,令当地居民一度对家乡的旅游业发展充满憧憬,盼借旅游业促进地方上的经济发展,成为玲珑经济命脉,也吸引人口回流。
然而事与愿违,居民说,过去7年来,玲珑谷遗址缺乏强而有力宣传,加上基建不足,令不少游客意兴阑珊,旅游业一直热不起。
遗产专员拿汀巴杜卡祖赖娜日前指出,因常年受忽略和缺乏照顾,玲珑谷遗址或会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褫夺世界文化遗产名衔,令玲珑居民感到震惊与心痛。
居民认为,玲珑谷遗址的旅游潜能无限,若政府亡羊补牢,及时完成修护工程,保住世遗名衔,接着再有系统地加强旅游宣传,例如霹州旅游局能够推出皇家柏仑热带雨林、玲珑谷世遗及霹雳王城江沙三地连贯的旅游配套,让它成为霹州受瞩目的旅游路线,那么,玲珑谷腾飞,将指日可待。

7遗址具考古价值
玲珑谷4个古洞穴遗址和3个露天遗址,极具考古价值,可惜宣传缺力,甚少人知道。
4个洞穴遗址为直落哥拉瓦洞穴(Gua Teluk Kelawar)、老虎洞穴(Gua Harimau)、霹雳人出土的昆仑隆都洞穴(Gua Gunung Runtuh),以及卡江洞穴(Gua Kajang)。
3个露天遗址为哥打淡板(Kota Tampan)、武吉爪哇(Bukit Jawa)和武吉布农(Bukit Bunuh),属于发现史前人类石器或打造石器地点。
这些遗址分布在霹雳河附近的2个区域,因为史前人类为生活靠河而居,只可惜,宣传不足,导致很多人并不知道可游玲珑谷遗址。
记者到上述地区采访得知,4个洞穴遗址更是大门深锁,基建破烂不堪,而露天遗址,如武吉爪哇的指示牌不足,容易让游客混淆。

莫笑容(玲珑大街商人):推出旅游配套
我们苦等多年,好不容易才在2012年6月30日盼到玲珑谷遗址,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希望借住“世遗光环”,让玲珑的旅游业发光发热,变成玲珑经济命脉,也吸引人口回流。
然而事与愿违,过去7年来,玲珑谷遗址缺乏强而有力宣传,再加上基建不足,令不少游客意兴阑珊,旅游业一直热不起。
玲珑谷遗址的旅游潜能无限,若政府亡羊补牢,及时完成修护工程,保住世遗名衔,推出旅游配套,将成为霹州受瞩目的旅游路线。

朱锦江(玲珑大街商人):种烟草曾辉煌
玲珑昔日靠种植烟草辉煌繁荣,几乎所有华人都与烟草有关,但是随着烟草无价,居民也纷纷转换码头或远离乡背井,导致人口不停外流,变成今日的“老人镇”。
如今,旅游业是玲珑反弹的唯一出路,希望借着世遗光环,让玲珑再次热起来;若是连世遗名衔都保不住,玲珑将会走向没落。
相信政府会倾尽全力捍卫玲珑谷世遗的名衔,毕竟,玲珑谷遗址要得到这项荣誉并不简单。
梁汉文(小园主):修缮遗址基设
当务之急,政府应该要马上拨款修缮玲珑谷遗址的基本设施,确保玲珑谷遗址,不会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从世遗项目除名。
接着,还要有规划地拟定一系列发展玲珑谷旅游的方案,逐步吸引更多游客到来,让玲珑谷成为霹州必到的旅游景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