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管制◢ 贸工部早前疏散不及 再次提呈获批
(怡保1日讯)行动管制令已来到第4阶段,虽然政府在各阶段有逐步开放让特定领域申请復工,但碍于所要遵守的条规太多,有者选择申请,也有者宁可舍弃復工机会而没有提出申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根据了解,获开放营运的各领域,除了营业时间受到限制之外,也却步于其中一条规,即一旦员工或曾到访的顾客感染新冠肺炎,僱主必须承担一切相关费用而选择不提出营业申请,继续休业至管制令结束为止。
《中国报》就此走访各获准提出营业申请的业者,得知只要符合贸工部的条规,申请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有者鑑于考虑到当中的隐忧,如染疫风险等等而选择休业,选择保持网络买卖作业、不召回员工上班等等。

余合食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经理余玉清指出,该公司在行动管制令初期,约3月22日就向贸工部申请营业,但相信是全国很多企业同时急着申请,该部对大量申请疏散不及,以致半个月皆未有获批的消息。
她说,其公司在首次提出申请后2周再度提呈申请,不出数日就获批。
“在等待批准及回音期间,我们多次向贸工部追问及了解进展,所得的回应包括人手不足、条例需不断更新等等,不过贸工部并未有刁难我们。”

余玉清说,申请营业的条例繁多,主要是注重在防疫及卫生措施,包括只能有一半的员工上班、为员工定时以红外线体温计测量体温、戴口罩、备有搓手液、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等,这都是务必要遵守的条规,否则将视为犯法。
询及復业至今,是否有遭到执法人员展开突击检查时,余玉清指至目前为止,还未有执法人员上门,不过有同行告知已有警方上门展开突击,但如业者遵守一切条例,基本上都没有太大问题,也没有被刁难。

根据贸工部在官网发布的消息指出,在第3阶段的行动管制令期间,该部使用COVID-19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CIMS) 2.0,让企业提出营业申请,申请者在提出申请后,该部将会用时5日进行审批。
一旦批准,申请者将会收到附有二维码(QR Code)的批准信,同时僱主也要确保所有僱员随身携带批准信,以在遇上军警路障时,即可出示该信函証明;至于申请不获批者,可再次提出上诉。
早前,贸工部也表明,就算企业获准营业,但如果被发现违返条规将视为犯法,将可被罚款1000令吉或者监禁6个月,或两者兼施。
申请者可登入https://application.miti.gov.my.提出营业申请。
■邝伟光(霹雳汽车装修厂商公会会长)
汽车装修业在第2阶段获准不需向任何单位提出申请下就可营业,不过初期相信是情况未明朗,导致部分业者在营业时遭到执法人员上门勒令关门,但幸好在较后进一步厘清后,就没有再发生这类情况。
不过,许多业者碍于其中一条条规之限而宁愿不冒险復业,该条规阐明,一旦员工或曾到访的顾客感染新冠肺炎,僱主必须承担一切相关费用,包括消毒及医葯费等等。
就算选择復业的业者,僱主宁可亲亲为,或者只召回1至2名员工上班,以期将染疫风险减至最低。
目前所见,虽然此行业获准营运,但由于零件供应中断,所以业者只能进行小型的修车生意,如为顾客更换引擎润滑油等等,生意严重受挫。

■陈光联(广发电器有限公司东主)
虽然电器业在第3阶段的行动管制令中可申请营业,但碍于要遵守的条例太多及繁杂,加上电器业只可以在每周二及周五营业,所以我宁可继续保持网络买卖及送货上门的作业方式,而舍弃申请开门做生意。
同时,由于疫情还在,就算申请获批,员工也不能全数上班,所以开门与否也没有分别,而且顾客上门购物,也会提高感染风险,这都是我选择不申请復业的原因之一。

■龙锦陞(木制业)
首次提出申请时被拒绝,主要是所提呈的员工人数达不到贸工部的要求,并获得再一次提出申请的机会。
第2次申请时,由于各方面都符合贸工部的条件,所以经过5日的审批后最终获批,并未面对任何刁难。
不过,虽然获准在行动管制令復工,生意额只有平日的5%至10%而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